close

  中新網永興8月23日電 題:湖南永興連片整治農村環境培育村域經濟新增長極
  記者 劉柱 通訊員 許群飛 曾翔
  每天,黃樹龍都會準時上班,上門逐戶收集村民的生活垃圾,清掃村內的道路。
  黃樹龍是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湘陰渡鎮堡口村的保潔員。他稱自己為新時代的“搬運工”,“確保村莊的環境乾凈整潔是我的責任”。
  23日,中新網記者在永興縣看到,整齊劃一的兩層小樓新穎別緻,家家戶戶安裝排污管和垃圾桶,污水進行凈化處理,垃圾由專人清掃清運,整個村莊乾凈整潔……
  近年來,永興縣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切入點,整合公共資源投向農村,村容環境、飲水安全和農村產業等曾經制約農村發展的瓶頸,正逐步變成建設美麗鄉村、統籌城鄉發展的新亮點。
  農村環境“翻身”
  農村“屋內一般般、屋外髒亂差”的現象,也是永興縣農村普遍的詬病。
  為改變這種現狀,永興縣以“美麗永興、和諧永興”為引領,統籌推進城鄉風貌改造、保障農村飲水安全、農村生活污水垃圾處理等一系列工程性措施,從源頭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。
  鄉村建設點多面廣,財力薄弱,如何解決資金?永興縣委、縣政府在實踐中探索出依托平臺、整合資金、集中投入的路子,在整治村容村貌的同時,推動環衛、道路、飲水、水利、衛生等公用設施和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。
  僅2013年永興縣整合各類項目資金2800餘萬元,縣直單位對口支援幫扶資金146萬元,各鄉鎮通過企業幫扶、社會捐助等多種渠道自籌資金924.3萬元,用於配置環衛設施。
  為發揮示範帶動作用,永興縣還安排1850萬元補助,選擇134個農村環境整治示範村和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村共36975戶,與農村污水治理項目相結合,實行改廁與污水治理同步推進。
  在湘陰渡堡口村,記者看到,寬坦的水泥路順延至農戶家門口,一棟棟各具特色的兩層樓房因地而建,村中恬靜如鏡的景觀湖,映照出一幅優雅的田園畫。
  在此基礎上,永興縣還大膽探索,進一步打造農村環境衛生管理的升級版,啟動城鄉智能環衛系統建設,按照 “戶分類、村收集、鎮中轉、縣處理”的模式,並通過項目監控指揮中心,工作人員對垃圾收集、清運、處理全過程進行實時監控,確保垃圾收集處理每個環節、每個部位都看得見、效率高,真正實現垃圾 “變廢為寶”的目標。按回收各種有價值的生活垃圾量約為106噸/年,每噸400元計算,廢品年回收收入為4.24萬元。
  如今,永興縣城周邊郊區的農村垃圾實現了“村收鎮運縣處理”的基本覆蓋;偏遠鄉村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堆肥處理、沼氣池處理等辦法,也逐步實現農村垃圾的源頭處理。
  破解住房之困
  去年一場大雨,馬雪花家的土坯房轟然倒塌。她和相依為命的殘疾兒子蝸居在一間10來平方米的舊房裡,兩張床緊靠牆壁,沒有像樣的傢具……
  為此,永興縣、鎮兩級啟動農村危房改造和倒房戶救助。當地政府出錢幫馬雪花購買了60多平方米新房,還送來沙發、桌子等傢具,徹底解決了這對母子的住房難題。?
  馬雪花的“幸運”,得益於今年永興縣開展的困難群眾“住有所居”大幫扶活動。
  經層層核查公示,永興縣確立了1000餘戶幫扶對象,明確了幫扶方式和標準等。通過多方籌資,打捆整合有關資金,籌款1000萬元;縣住建局從農村危房改造資金中安排資金750萬元;縣民政局、縣殘聯從相關資金中安排150萬元;其他各有關單位籌集1至3萬元不等的資金,參與“住有所居”大幫扶活動。
  除了資金上的保障,在建設時永興要求各有關部門相互配合,整體聯動,共同參與。規劃和建設部門免費為無房戶設計建房圖紙;國土資源、林業等部門對農村特困無房戶建房費用實行全免;供電、廣播電視、電信等部門為農村特困無房戶上門服務;鄉鎮黨委、政府為農村特困無房戶辦理各種建房手續等。
  永興縣悅來鎮金竹村何板樹和他90多歲的老母親,住進了寬敞的新房,成為該縣今年困難群眾“住有所居”大幫扶活動的首個受益者。
   培育村域經濟增長極
  環境好起來了,永興縣把整治的觸角進一步延伸,著力整治農村畜禽養殖污染。該縣在鄉村劃定禁養區域,確定示範區內飲用水源保護區、板梁古村風景旅游區、河道兩岸500米範圍內為禁養區。
  同時,永興縣對養殖戶推廣沼氣及配套凈化系統的生態處理模式,以沼氣為紐帶,把畜禽養殖和林果、糧食、蔬菜、烤煙種植連接起來,形成“豬—沼—果”、“豬—沼—魚—稻”、“豬—沼—菜”、“豬—沼—煙”的農業生態良性循環模式,將畜禽養殖污染物“變廢為寶”,有效實現“循環”利用。
  永興縣農村整治的目的在於培育村域經濟的增長極,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:著力加強農業產業化、現代農業、旅游業,向“縱深”發展。
  過去,樟樹鎮曹子芳、天禾塘等村多數人靠種田為生,收入單一。實施環境綜合整治後,依托民俗文化、田園風光等資源優勢,該鎮規劃建設了萬畝嚮日葵基地,當地村民從事旅游、飲食等生產。現在農民背起鋤頭是個務農的好把式,但走進自家的店鋪是個嫻熟的小老闆,初步形成了農業產業和生態旅游相結合的發展模式。
  為帶動鄉村旅游,永興縣還開展傳統村落、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保護,深入挖掘特有的建築元素,保護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,打造特色鄉村。
  以“千年銀都,一江丹霞”為主題,以“山水生態旅游”和“休閑度假旅游”為核心的特色鄉村旅游,如便江-註江生態旅游區、板梁古村、中國銀都旅游區、龍王嶺風景區、黃克誠故居紅色旅游等五大旅游產品,正悄然升溫。
  如今在永興,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產業效應逐步顯現。鄉村旅游、現代農業、休閑觀光農業等得到較快發展,不少村莊依靠本地優勢成為眾人眼中的“香餑餑”。農村環境治理不僅僅是掃掃地、刷刷牆,還賦予了發展村域產業、增加農民收入等“多贏”內涵。(完)  (原標題:湖南永興連片整治農村環境 培育村域經濟新增長極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vjxqhrvspponl 的頭像
    cvjxqhrvspponl

    清明上河圖

    cvjxqhrvsppon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